高邮地名史话
菊花巷(上)涨知识菊花巷曾叫贾家巷,其北巷头上有座贾府,贾家清代出了个大学士贾国维。菊花巷巷名则源于贾国维之弟贾兆凤一首《咏菊》诗:
香山颇耐浔阳卧,司马尝甘犊鼻贫。
只为买花钱不得,终年自作灌花人。
先说贾兆凤其人。贾兆凤,生卒年不详。字九仪,号檀村。贾良璧之子。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至翰林院检校。与兄贾国维分修《大清一统志》、《政治典训》,为两馆纂修官。贾兆凤的诗坐载阮亨所编《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二。
再说大学士贾国维。贾国维,字奠坤,一字千仞。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五年举人。四十五年(),赐进士。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六日(),康熙皇帝玄烨第四次南巡过高邮,贾国维献《万寿无疆诗》、《黄淮永奠赋》,契合帝意,被召至沙船,试《河堤新柳》七律一首,《芳气有无中》五律二首,受到褒奖。并得赐白银20两为养亲之资。康熙命其随行入都,任懋勤殿纂修。在清《高邮州志·艺文志》中,我们抄到贾国维这首《御试河堤新柳》的诗:
官堤杨柳逢时发,半是黄匀半绿遮。
弱干未堪春系马,丛条且喜暮藏鸦。
鱼罾渡口沾微雨,茅屋溪门衬晚霞。
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
康熙四十三年冬,康熙皇帝书赐“戏彩堂”匾额,“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联l副,貂皮衣服1件。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一日,随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过高邮时,其母得“有福老人”匾额之赐。康熙四十五年,特旨与中式贡十一体殿试,登一甲三名进士(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内廷供奉、上书房行走。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与弟九仪(进士)随帝第六次南巡过邮,帝赐其母宫衣l件,金扇l把,泥金《心经》l卷,白银两。四十九年任《佩文韵府》纂修兼校勘官,并任《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纂修官。官至吏部尚书。贾国维后因照料老母,辞官回邮。晚年关心淮扬水利,探原竟委,纂辑成书。终年六十四岁。有《太史文稿》、《望尘集》、《毅庵诗抄》等。
心动高邮
且听下回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