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店镇位于临洮县东部,距县城25公里,有17个行政村,全镇种植中药材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中药材收入约占人均纯收入的60%,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近年来,窑店镇以中药材和其他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为依托,创新6种模式,通过线上消费扶贫,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支部+合作社+帮扶单位+农户”模式。利用省级单位中核兰铀公司结对帮扶这一有利契机,平线岭、滩汪2个村党支部主动对接联系,依托平线岭村惠百农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群众农副产品,制作驻村帮扶爱心礼盒(包含党参1斤、麸醋2斤、优质宽粉6袋、土豆20斤),由帮扶企业向职工发起爱心认购。将销售总额的10%纳入所帮扶村集体经济收益。特别是今年,窑店镇紧紧抓住中核兰铀公司高层赴窑店镇对接驻村帮扶事宜的机会,与公司食堂运营单位凯利公司达成消费扶贫协议,以中核公司广大职工为消费群体,定制均价元的消费扶贫大礼包,预计总价值45万元。第一批礼包物品将于近日发出。同时,利用凯利公司线上渠道,在京东上线窑店镇农副产品,目前此事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支部+网络平台+农户”模式。窑店镇阳坡村党支部以电商服务点为依托,初步探索村党支部提供场地,农户和合作社提供土特产品,帮扶单位县法院具体实施线上线下运营销售,利用已注册的“阳坡土山货”快手平台,对全镇中药材、土蜂蜜、麸醋及土鸡等农特产品每晚进行直播代销,在保证农户获得稳定收益的基础上,按比例将部分收益归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收益。
“支部+企业+农户”模式。窑店镇杨家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帮扶企业临洮县安兴集团优势力量,投资3.5万元,先期投放鸡苗余只,建成生态放养鸡鸡场1处,同时,村党支部与有养殖意愿的农户签订生态鸡育苗协议,待育苗成熟后由生态鸡场统一养殖,成品生态鸡由安兴集团按元每只的价格进行回购,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农户和村集体经济。
“联合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窑店片区中药材产业联合党总支下辖的市场销售党支部,紧盯线上线下两大市场,进一步完善合作社与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深化中药材精深加工。将全镇发展前景好的10家中药材合作社全部纳入党支部,线下市场方面引导销售大户和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党参,累计增加群众收入多万元。线上销售方面依托“临洮珍好”品牌,设计“陇原三宝”包装礼盒,在线上累计销售党参、黄芪、柴胡等40余吨,销售额达50万元。
“支部+帮扶单位”模式。充分发挥黄家川村帮扶单位县审计局作用,通过村党支部提供场地,帮扶单位县审计局投资启动资金3万元,帮扶干部提供技术,在该村建成麸醋小作坊1处,年产高品质麸醋0斤,收入达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万余元。
“合作社+公益性岗位+农户”模式。年,窑店镇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面山绿化相结合,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每村栽植亩陇南大红袍花椒,共计栽植16万株。由村上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管理,挂果后由村上富民产业合作社负责销售,销售收入部分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部分归村集体所有。特别是杨家山村通过“合作社+公益性岗位+农户”模式,在镇上统筹亩的基础上再扩大栽植亩,共栽植亩。村上的富民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意向的14户一般户和27户贫困户签订合同,技术指导农户发展花椒无公害种植,挂果后合作社将统一收购,带动群众实现稳定收益。
窑店镇各村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创新,统筹各方力量,初步实现了线上消费扶贫助推群众、集体双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各类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累计销售达余万元,群众农产品销售量同期增加10%以上,价格同期增幅2%以上,年年底,平线岭、滩汪、阳坡、翻山等村集体经济各预计增收1万余元以上。
窑店镇
任新庄
编辑
王倩
责编
赵建民杨阳
编审
谭明强
总编
边国鹏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看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