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是中国古代以陇西郡为郡望的一个李氏家族。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陇西李氏在秦代与汉代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世传“张王李赵满地刘”,是说国人姓氏最为众多的几大姓氏,而李姓近亿人口遍布世界各地。近年,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李氏后裔寻根祭祖之风日兴,经有关专家多年考证证实:李氏祖根在甘肃的陇西。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李姓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期,纣王无道,理徵因直言规劝其改正错误,为纣王所不容,而被杀害。其妻陈国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李子树上果子充饥才得生存。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又因理、李同音、通用之故,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故皋陶为李姓血缘始祖,利贞为得姓始祖。
李姓从形成时起,长达几百年默默无闻,直到春秋时期李耳(字伯阳,谥曰聃,号为老子)为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始祖,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余言,留芳百世。李耳九世孙李昙生四子:崇、辨、昭、玑。战国时迁居赵国和秦国,这一派后来分为两支。一支为长子李崇,任陇西太守、封南郑公,居陇西,后来成为陇西李氏的始祖。一支为四子李玑,居赵郡,成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这两支人丁兴旺,都成为名门望族。赵郡李氏后来涌现了赵国大将李牧、秦末将军李左车、唐代大臣李吉甫、李德裕和文学家李阳冰。陇西李氏从李崇起居住在今甘肃陇西,世代为官,其孙李信任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的后人“飞将军”李广和他的儿子李椒、李敢,孙子李陵都是西汉将军。到了十六国时,李广的16世孙李暠建立了西凉国。李暠的16世孙就是唐高祖李渊。
公元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姓作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氏,在唐朝蓬勃发展,所以唐朝也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陇西李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生长于陇西的李渊父子统率十万关陇军,逐鹿九州,一统天下,文治武功,至为煊赫。修《氏族志》时,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并对受封归降的显赫之士广赐国姓——李姓,还有许多家族的附姓和改姓,使李氏家族空前庞大起来,多民族的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壮大。
李氏族裔“得唐独厚”,创造伟业,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天宝盛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立了不朽功绩,也为李氏树立了一座光彩斑斓的丰碑。有唐一代,李氏一族,英才济济,文臣武将,名士大儒,不胜枚举。《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李姓担任过宰相的,赵郡有13人,陇西郡有10人;立过赫赫战功的大将有开国元勋李靖、中后期的李晟;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称得起一代巨匠;传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给中国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石,开拓了道路。此一时期,李姓人家的文治武功,至为煊赫,无怪李白开怀歌唱:"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王勃也热情咏叹:"陇西多名家,子弟复豪华…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居上。”唐朝宗室是一个庞大的李姓族群,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为他们创造了发展繁衍的优越条件,因而使李姓人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了大成、西凉等12个政权王朝,但最为辉煌的莫过于唐王朝。
陇西李氏自此繁衍生息,建功立业,根深叶茂。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时到当今,李姓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起源
陇西李氏始祖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君。南北朝时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望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
演变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
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
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宗室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房支
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他们是:
范阳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孙);
顿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广孙)。北朝时期有李平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子李谐,文辩为时所称,与卢元明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唐朝时有状元李琚,善书法尤工"八分书"。
渤海李氏,始祖李恬;
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唐有李渤,和兄长李涉一起隐居庐山一心读书,因随身带着一只白鹿而被称为白鹿先生,现今白鹿洞书院立有先贤祠。李逊与弟李建皆好学讲习不倦。
丹阳李氏,始祖李伦;其后有名将李靖。
安邑李氏,始祖李盖;
镇远将房李氏,始祖李愔;
平凉李氏,始祖李系;
姑臧李氏:始祖李承,是东晋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因此这一房称为姑臧大房,即后世墓志铭所说的“称阀阅者姑臧大房也”。南北朝时有李承长子李韶,学识丰富,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
敦煌李氏,始祖李茂;
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
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
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号曰神童。为国子祭酒,秘书监。曾孙李大亮有文才。
又有京兆房李晟,为中兴大唐名臣。凉昭王之后有“文章李杜在,光焰万丈长”的著名诗人“诗仙”李白,文学史上经典传奇小说的作者陇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陇西李氏又有唐宗室著名诗人郑王之后李贺,青绿山水画派北宗之祖长平王之后李思训,滕派蝶画画家滕王李元婴,山水画家李成,建王之后南唐后主李煜,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曹王之后南宋史学家李焘,南宋大教育家白鹿洞书院学者朱熹传人吴王之后李燔。
祖籍地
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故槐里,迁成纪。”千百年来,槐里就成为人们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