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安定开启全民义务植树ldquo

安定开启全民义务植树“动车”

定西新闻网-安定讯五月,是劳动者编织梦想的时节。初夏的陇中,阳光和煦,百花争艳,绿树吐翠,万物滋润。在安定区,山坡梁卯,沟沟岔岔,到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挥汗劳作,全民义务植树的动人场景。

来到凤翔镇中岔流域,一辆辆农用车在梁峁上来回穿梭运输,一个个植树者在不停地挥锨挖坑刨土栽树,一面面山坡、一道道沟涧,“品”字形鱼鳞坑密密麻麻、鳞次栉比,满目荒山已被绿莹莹的侧柏镶嵌装点得绿意盎然、美丽如画。

“听说今年区上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说什么咱也要为美化家园添把力呢。”中岔村九社的杜国珍一边栽树,一边和同伴交流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怎么才能栽好树,让栽植的树成活率高,该区水保局的技术员现场进行演示,手把手指导,让植树队员掌握流程和技术要领。“我们要像培育自家孩子一样,把每一棵树都栽好、栽活,要为绿化山坡,建设家园做贡献。”这是全民植树现场群众的一致心声。

陇中十年九旱,特别是去年秋冬以来,有效降雨极少,阔叶树种因长期持续干旱长势不好,有些甚至枯萎了。而侧柏耐寒耐旱,成活率高,长势喜人。“栽植侧柏时,只要把土坨带好了,水浇足浇透了,成活的几率就很高。”现场指导植树的区水保局副局长何富介绍说。五月份是陇中栽植侧柏的最佳时节,气温相对稳定,降雨会逐渐增多,种好了可一次性成活。

年,该区积极整合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在团结镇的马家寺、金花、苏家岔3条流域,李家堡的王家岔、姚家岔2条流域,凤翔的中岔流域,共规划营造水保林公顷,封禁治理公顷。目前,已完成鱼鳞坑整地5万多亩,栽植山毛桃等各类苗木余万株,预计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今后,安定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主要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把坡耕地整治、荒山绿化、沟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整乡整村、整山系、整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率先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曹应森李继忠)

临洮:项目“撬动”经济腾飞

规模不断壮大的中铺工业园区、洮水之滨崛起的沿洮文化产业带、灾后重建展现的农村新风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甘肃南部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穿行于临洮大地,到处可见项目建设带来的新面貌。今年,临洮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个,个项目已经动工,项目建设成为撬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向精准脱贫看齐

总投资9.1亿元的交通扶贫示范试点县项目,已完成硬化农村道路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目标;总投资1.43亿元的临洮县东部农村引洮供水工程,解决了东部山区8.43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这是该县在扶贫攻坚工程中针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实施的92个扶贫项目中的2个。通过项目实施,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硬化路通到了村村社社,基础设施的完善给群众带来了最大实惠。

今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也是临洮县实现整体脱贫的重要之年。该县按照“财力支出集中到扶贫攻坚上”的政策要求,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8万元,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4.47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项目建设向精准脱贫看齐,一大批项目的落实,正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让特色更出色

农业大县、文化大县,这对临洮而言,既是实际情况也是特色资源。围绕特色抓项目,重点在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上下功夫。

笔者在该县农业部门了解项目建设情况时,一个个有关农业产业的项目,让笔者眼花缭乱——安贝源乳业万头奶牛产业园、绿洲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经纬农业科技示范园、跃雅森农庄、东门蔬菜市场……

特别是甘肃南部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项目,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咂舌——占地亩、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甘肃南部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交易配送中心。

一个个重大项目,正让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经历着一场转型升级的巨大风暴。相比于农业产业,该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毫不逊色。

乘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东风,该县深入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成果颇丰。沿洮文化产业带已落户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近20个,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正让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县城,在“文化兴县”的战略之路上,焕发迷人的光彩。

强强联合强更强

“工业强县”,是该县“五县战略”中的重点。近年来,该县围绕工业抓项目,已形成以临洮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为主阵地的全县工业发展布局。良好的发展态势,与该县将项目建设和工业发展融为一体通盘谋划关系密切。据了解,该县累计投资6.28亿元,用于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工业平台的吸引力。近年来,该县累计引进项目60多个,累计实现产值多亿元。

改善无止境

“显山、露水、彰文”的城市建设思路和建设人性化城市,是该县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据此,该县实施各类市政建设项目2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8个,建成了洮河景观改造、6条城市道路建设和11条背街小巷硬化等工程。

项目建设改善的不仅是大环境,更多的是让群众切身受益。该县按照“抓基本、兜底线、促和谐”的原则,实施教育基础项目个,形成了“三高三初九小八幼”的县城办学格局;医院综合改革;临洮“三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临洮文化的窗口;建成乡村舞台个;洮阳、南屏、连儿湾3所敬老院项目基本完工……

这仅仅是该县去年大力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智慧临洮”建设成果的一部分。而在今年,该县改善民生的脚步依然在大踏步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82万元的城区给水厂扩建工程,将于10月底完成土建安装,12月份开始供水。此举将彻底解决该县城区供水不足、水质差的问题。

此外,该县在今年承诺办理的10件16项民生实事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生活、养老服务等方面,这些与群众福祉息息相关的建设项目,就是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更美好、更舒适、更有尊严的生活画卷。(穆军学)

安定区表彰奖励脱贫攻坚暨双联行动“功臣”

定西新闻网-定西日报讯5月18日,安定区对在全区脱贫攻坚暨双联行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马俊等10名优秀扶贫村党组织书记、张国信等10名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树等5名优秀扶贫工作站站长给予表彰奖励,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巩固成效、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该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深入探索精准脱贫有效途径,研究制定了“1+16+6”精准脱贫政策文件,总结形成了“五必进六不准四优先”扶贫对象识别退出机制,探索建立了开放式电子台账;制定出台了《安定区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意见》等系列考评办法,形成了“1+5”的精准扶贫考评机制;全区19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副科级建制、扶贫双联合一的工作站,向全区所有村派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年,全区70个贫困村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69%;全区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4.4亿元,协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亿元,争取到位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39亿元。筹集资金万元,在个贫困村、10个非贫困村建立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和互助资金合作社。马铃薯、草牧、蔬菜、中药材、乡村旅游、农村淘宝等富民多元产业快速发展,贫困户户均产业收入达到了元。建成农村公路.4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3%;实施农村供水入户工程1.5万户,农村自来水累计入户率达到9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当年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了住无危房;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4%。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新建和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2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个、乡村舞台个,当年脱贫村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蔺泽华赵鑫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taozx.com/ltxtq/155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