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故事记忆中的洮水流珠澎湃在线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

洮阳八景

洮水流珠

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不劳象罔求,自有鲛人泣。

民俗

临洮人把洮河流珠视为,流传着“玛瑙大,装不下,玛瑙小,收成小”的说法。凡是哪一年洮河流珠来得早,数量多,去得迟,次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每年腊月初八丑时(凌晨1至3时),人们拿上干净的碗、盆、罐到洮河里去“请”流珠,将这天赐灵物“请”回来后,放在院中央的案头上等到天刚亮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观赏流珠。

成因

有曰:数九寒天,洮河源头山高气冷,寒气逼人,终年积雪不化,滴水成冰。在那密布悬泉、纵横溪水汇集处,河道狭窄,冰封河面特早,冰层厚达二、三米。在封冻的河面下水流奔湍,不可遏抑,激起层层浪花,不断猛冲冰层,再经重重暗礁、耸峙怪岩的拍打,雕磨成冰珠。经历反复滚动,澎湃不息的流淌,在河面宽阔之处冲出冰层,成团、成片、成簇跃伏水面,成为金彩耀目、璀璨无比的洮水流珠。

洮水流珠,堪称天下奇景。是“洮阳八景”之一,不知迷醉了多少才子佳人,惊动了多少文人墨客。每当隆冬季节,又是洮水流珠时。

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牧主的女儿看上了给她家放羊的小伙子,并经常关心和帮助他,但小伙子尽管心底仰慕,只因家境困寒,难以言表。久而久之,两位年轻人在长期的交往中,心心相印,相敬相爱,誓为连理。但老牧主决不答应。最后在女儿的执意祈求和以死相逼下,老牧主向放羊的小伙子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如果一定要娶他的女儿为妻,必须以珍珠首饰作为聘礼。于是,小伙子和姑娘日夜寻思,可是到哪里去才能寻找珍珠呢?

他们就这样想着,到处打听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天晚上,正当他们为此而忧心如焚,如梦如幻时,一位白须仙翁从天而降,明明白白告诉他们说,在逃河源头有一片珍珠林,那里的珍珠是世上最好的,但那里路途遥远,处处是崇山峻岭,处处有狼虫虎豹。第二天梦醒后,他们似信非信,但小伙子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诚意,发誓说,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去找。于是,小伙子在姑娘送别时含泪的目光中,踏上了寻找珍珠的漫漫长途。

走过秋天,踏上冰雪,在一片凛冽的西北风中,小伙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长满珍珠树的洮河源头。可是此时的小伙子已经精疲力竭,无力采摘缀满树枝的珍珠。他爬着、攀着,艰难地挪到了珍珠树下,用毕生的尽力摇啊摇,霎时间,河面上落满了晶莹剔透的珍珠,随波逐流,滚滚东去……

天天在家中守望的姑娘,终日站在河边,盼啊盼,望啊望,眼见满河的珍珠银光闪闪,如期而至。面对如此景观,她喜出望外,可又无心捡拾这满河的珍珠,她一心期盼着心上人儿的早日归来。可是,等啊等,眼看满河的珍珠日渐稀少,也不见小伙子归来的身影。就这样,等到了春风送暖,冰河消融的时候,还不见小伙子的身影。这位久久站在河边守望的姑娘,在霜雪凌厉的剥蚀中,在风雨无情的吹打中,在默默无望的期盼中,站成了一尊苍老而忧伤的石媳妇。

这个传说凄美哀怨,令人伤神。但它给“洮水流珠”这一景观平添了一种神秘色彩,让人浮想联翩……

我忆临洮好

清.吴镇

我忆临洮好,山川似画图。

高岗真产玉,寒水旧流珠。

云影迷双鹤,涛声落万凫。

日归归未得,三径日榛芜。

来源

智慧临洮

编辑

马星

责编

赵建民杨阳

编审

谭明强

总编

边国鹏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看临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taozx.com/ltxtq/176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