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兰州
别英文名称:Lanzhou,Lanchow
别名:陆都、金城
出生于:公元前86年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省会城市
人口:.62万(年)
邮编:
车牌代码:甘A
语言:兰银官话、金城片、兰州话
家庭情况父母:甘肃省
子女:5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3县: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住房面积:.6平方公里
家庭住址:北纬36°03,东经°40
家庭收入:.39亿元(年GDP)
获得荣誉“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国家创业型城市”
“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
年入选“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强”
成长经历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年)兰州被吐藩所占,大中二年(公元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平方公里。
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
自然景观兴隆山
五泉山
天斧沙宫
关山森林公园
徐家山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栖云山
兴隆山滑雪场
特产兰州拉面
蕨麻
苦水玫瑰
兰州百合
兰州白兰瓜
兰州冬果梨
图文素材整编于网络
倚能汇出品转载标明出处(ID:E-PowerUnion)
倚能汇中国梦孝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