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导报首席记者陈福林常亚鸿庞国雄)近年来,临洮县发挥文化产业的“磁铁”效应,吸引了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卧龙湾水镇、鸣柳龙源镇、临洮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及大王庄休闲养老度假基地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向洮河沿岸不断集聚,一条颇具规模的沿洮文化产业带正在“隆起”。
青瓦粉墙的徽派建筑、简朴而凝重的石桥、古朴典雅的小巷、风格各异的酒吧,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凸现出这么一个恬静的处所……
万万没想到,在这黄土高原深处,竟然隐藏着一座韵味十足的“江南小镇”,突然惊艳了世人的眸子。
卧龙湾水镇是临洮县沿洮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县外宣办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文明导报》记者,近年来,该县发挥文化产业的“磁铁”效应,吸引了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卧龙湾水镇、鸣柳龙源镇、临洮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及大王庄休闲养老度假基地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向洮河沿岸不断集聚,一条颇具规模的沿洮文化产业带正在“隆起”。
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卧龙湾小镇
“沿洮文化产业带是我县依托洮河两岸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以洮河为轴线,以东西滨河路为主体框架,以两岸3万亩滩涂地为主阵地而精心谋划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其南北长28公里,以洮河为轴线,南起衙下集镇姬家河大桥、北至洮阳镇边家湾大桥,总占地约24.67平方公里。”该县外宣办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项目集遗址保护、文化传承、会展、餐饮、商业水街、休闲养生、旅游渡假等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与链条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休闲体验区。”
1卧龙湾水镇:烟雨悠悠古镇情每个年轻人的梦中,都曾有一个烟雨江南,都有一个“雨巷”,有一个“打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对于身处西北的人来说,这个梦,显得无比遥远。近日,临洮县倾力打造的卧龙湾水镇便圆了西北年轻人的这个梦。
卧龙湾水镇扎根于保护和传承洮河所孕育的悠久历史文化,定位于打造“兰白一小时生活圈”内最具地域特色、最有文化气息的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基地,并以紧邻甘肃南部最大佛教寺院“卧龙寺”而命名。项目集生态旅游、主题文化、人文居住、品尚休闲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宜居、宜游、宜会、宜商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该项目选址位于临洮县城洮河西岸,东临滨河西路,南临三岔河,西临边海路,北临东峪沟河,规划总占地约亩。项目主要依托洮河丰富的水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以古民居文化为主题,以新中式建筑为风格,以水为纽带,打造集休闲养生、旅游度假、文化体验、商业会展、水上游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文化旅游项目。项目在规划过程中,承袭道家和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一池三山”的布局理念,并以水为纽带,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岛屿。
项目三个岛区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水系、路网等基础设施和A岛(尚善村)工程,计划于年建成;二期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B岛(尚润村)及商业水街、餐饮娱乐、水文化博物馆、水动力体验区、休闲养生馆等工程,计划于年建成;三期投资2.8亿元,主要建设C岛(尚德村)及会展中心、文化书院、公寓式度假居住区等工程,于年建成。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路网基础、卧龙潭水系、部分功能性建筑及主要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标性建筑卧龙阁主题和室外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1.5亿元。
整个项目建成后,将与临洮县在建的马家窑文化产业园、王家嘴美丽乡村、临洮亚高原训练基地以及鸣柳龙源镇等共同构成临洮县城洮河西岸文化旅游产业的聚居地,对于提升临洮城市品位,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临洮也将真正成为拥有十公里黄金水岸,东西两岸联动发展的“水岸之城”。
卧龙湾文化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抓住了临洮乡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顺应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规律,探索了临洮县作为经济欠发达但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临洮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
2马家窑文化产业园:丝路上的“特色陶都”马家窑文化产业园鸟瞰图
史后莫高窟,史前马家窑。马家窑彩陶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是史前的“中国画”。
记者走进坐落于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文化产业园,耳旁尽是机器的轰鸣声,一股木材的清香扑鼻而来。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该园区所有的木材都是从加拿大进口,园区内的主体建筑也沿袭了加拿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壮丽中带有妩媚,磅礴大气又不乏细微转折之美,独树一帜。
据了解,马家窑文化产业园规划用地约亩,分三期建设,规划建筑面积约28.96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11.95亿元。由英国PATH公司进行《总体规划暨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拟建成一个以文化、创意、生态、科技为主题的高品质文化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工作、生活及休闲相结合的城市新区。
马家窑文化产业园项目是甘肃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定西市建设陇中文化大市的战略性项目,是临洮县沿洮文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临洮县“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驱动力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
马家窑文化产业园致力于复兴马家窑彩陶文化,再现4年前马家窑巅峰时期的彩陶艺术风采,创新陶艺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定位,打造世界级陶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立志成为世界陶艺创新中心、国际陶艺术家创作的圣地、现代陶艺及健康陶艺产业的孵化基地,国家级陶瓷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进而实现博物展示和陶艺制作体验结合的文化效益;彩陶艺术传承和现代陶瓷科技应用结合的产业效益;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和当地村民致富结合的富民效益。
其产业规划包含三层含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新城。以时间为轴,从马家窑彩陶的发掘,到马家窑彩陶的兴盛,再到现在马家窑彩陶产业的发展,还原并生产不同时期的彩陶产品,商品等。以“陶”为主要线索,通过古今“陶文化演绎”串联六大主题板块,演绎一条由古到今、中西结合的陶文化之旅。展现中国陶文化产生、发展、传播的历史脉络,提升本地块旅游开发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动力。打造以“马家窑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科普旅游、农田观光、养生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马家窑彩陶文化旅游区”。并结合临洮县城市发展规划,双廊互通、西侧拓进、联动发展。作为打造临洮“特色陶城”的桥头堡,带动区域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3临洮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冠军的摇篮”在临洮国家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记者看到曲棍球场、田径场和小轮车场已全部建成,田径场上绿草如茵,墨绿、嫩绿两种颜色的草坪交相辉映,令人眼前一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多亩,拥有训练场馆5万平方米、训练场地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专业训练设施和全民健身设施各1处,同步建设生活管理、对外接待、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其中专业训练设施包括米标准田径场训练馆2个、曲棍球训练场2个、米标准室内田径训练馆、重竞技训练馆、身体训练馆、垒球训练场各1个;全民健身设施包括室外网球场2—4个、足球场和沙滩排球场各2个、综合训练馆网球馆、游泳馆各1个、环基地训练跑道1条、篮球场、排球场若干个。
据悉,工程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游泳馆、球馆、田径赛馆将参照国家体育场(即“鸟巢”)的标准修建,还将规划建设我省各项目优秀运动队的生活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开展群众体育和大众休闲、娱乐的各类设施。根据建设理念,基地的建设充分体现三大功能:一是竞技体育功能,成为本省及兄弟省队、国家队甚至国外队的竞技体育的主战场;二是群众体育功能,将建设适应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多年龄段群众锻炼健身的场所;三是休闲、娱乐、避暑、度假和承接一些重要会议的功能。
年,临洮国家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举办了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和独轮车场地赛,这也是临洮基地开建以来首次承办全国大型赛事。
长按下方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