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香制作历史悠久。几百年间,洮河以西十八里川的百姓,利用洮河百十盘水磨,日夜不停磨制香料,因此称之为“洮香”。
洮香制作技艺,是集藏香的药香味、印度鲜花香味于一身的纯天然点香传统手工技艺。
公元年,元代帝师八思巴居临洮四年,主持修建了香衮大寺,临洮成为甘陕青宁的佛教中心,被称之为“小西天”。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制香业的迅猛发展。
洮香的制作工艺,有磨制香料、和香、压香、擀香、翻箩、晾晒等六道工序。
洮香品种、品名众多,有三大类四十多种。其中双龙盘香、大金大银药香和熏香三种香特色鲜明,西北绝无仅有,具有代表性。
大金大银药香独特之处在于一层香撒一层金粉(金色荧石粉)或者银粉(银色荧石粉)。敬佛时,粘着荧石粉末的香会爆出五彩火花,僧俗认为爆出火花神佛很愉悦,是吉祥的象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洮双龙盘香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外地人走的时候一般都要带几盒。
双龙盘香据说有些奇妙的来历:很久以前,人们用艾草捆扎成长长的草绳,盘成圈儿,挂在田间地头,薰跑庄稼地里的蚂蚱蝇蛾等害虫,很管用。后来制香的人得到启发,制成了盘香,用来驱蚊。
再后来,盘香成了敬佛的最好香品:盘香挂在高处,状如盘在庙堂或屋椽上的龙,称之为双龙盘香。每盘30圈,一月内每天可燃一圈。盘香香形态美观,燃烧时间久,富有趣味。
临洮建安香厂的这个巨型盘香,有圈,可从腊月十五燃至正月十五!
花薰香是将当地盛产的玫瑰花、牡丹花收集后,阴干碾碎成粉末状,混入香胚中,制作成花香四溢、提神醒脑、避瘟驱疫的线香、香饼、香锭。
古老的工具,香床。
利用杠杆原理把香料挤压成条,跟饸饹面的制作有点相似。
香床挤出来的香条,再一根一根纯手工用搓子擀的更加均匀。
擀香的老人回忆起童年、少年时,放学回家,要帮父母没日没夜擀香和糊香盒子,手永远是皴的,血丝丝的。
擀好的香放置在香箩上阴干。
制香厂的空气里,弥漫着让人迷恋的香气。
榆树、崖柏是制作洮香的主要胚料,柳树、杨树为助燃辅料,松香、当归、党参、白芷、三艾、丹皮、苦豆、玫瑰、牡丹、艾草等为香料。制作工具主要有石碾、石磨、香槽、香床、香板、起子、香搓、香刀、香箩等。
如今,一因其薄利而辛劳,二是机械化、掺杂化学添加剂的香产品充斥市场,三是随着植被的破坏,原材料榆树、柏树的收购困难,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等原因,洮香制作困难重重。
近年来,临洮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立足系统保护洮香制作工艺,着力培养传承人,大力宣传洮香制作技艺及洮香产品,开拓销售市场,鼓励制香人研发更多洮香系列产品,希望通过基础文化项目建设,带动洮香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
作者
樊柳青
编辑
任新成
责编
赵建民杨阳
编审
谭明强
总编
边国鹏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看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