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临洮二

在首篇中,主要描述了家乡的地理位置。文中有一个疏忽需要勘误说明下,就是临洮各地的地名,自古至今一直没有改过的事实上不止西坪一处,还有其他地方。另外就是有几个落笔没有来及校正,也自责下。本篇我想就个人理解的本地人物来谈。后续有可能再介绍文化教育。临洮史上最大佬级别的人物,无疑就是老子李耳了。上古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老师。当然后来我才知道,道家、道学和道教,又不完全是一回事。老子晚年从中原飘然而至西北边陲,在临洮生活传道直至逝世,这在临洮东山(岳麓山)明物理的佐证。如超然书院、老子飞升台等。甚至有一个纪录片,专门追问了老子来到临洮的经过。比如老子最先是在一个雨夜,和弟子行至临洮以南的一个村庄借住,第二天就造福了当地的神奇故事。而在临洮东山安营扎寨后,他又前往过青海、临洮附近县域等风景迷人的地方继续神游一番,再回临洮度过最后的晚年。老子在山间讲学的地方,叫做超然台,在明代由名臣杨继盛升华为超然书院。杨继盛就是杨椒山,明代直隶河北人。作为父母官,他给我的家乡留下了现在校风依然严整的椒山中学,还留下了煤矿和纺织技术等等。他自然也是这个地方里程碑式的人物。而今,地方ZF每年也会组织纪念老子的相关活动。老子留下的思想遗产和人文氛围多而宝贵,欢迎海内外学者和民间人士深入挖掘。“天下李家在陇西,陇西李家在东乡”。这里说的陇西,指的就是临洮古代的曾用名陇西,而不是现在占了名字光的现陇西县。而东乡就是临洮县东二十铺乡也被叫作东川。在乡道柏油路旁,就有一块李仲祥将军的纪念碑。兰州某高校教授考证过,是李氏始祖所在地。如果再往里面的山间去,还有几处李家先人的墓地。但据说保护的不好,或者说没有主动保护也没有主动破坏,也没有开发为旅游或纪念之地。在这个当地家族里,还有李广、李元昊等历史名人。但这些人是否是老子的后代,或者是否一支,没有人提及。但有一个人和李广挂上了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称李广后人。如今在县ZF所在统办大楼外的大道上,树了很多临洮历史名人的碑。李世民是最用心介绍的大BOSS,其他碑也是以李世民的叔侄后辈为主。但这是没有得到史学界认可的,也没有天南海北的李家人来此朝圣。那些没有搞清楚历史的外地李家人,依然去假的老家就是现在的陇西县去祭拜祖先。假到什么程度,好像是把某朝的一个普通建筑,近年改成了皇宫进行集体活动。这就能理解笔者老家ZF捉急的地方了。东乡,或许不能承载兴旺的庞大后裔,载不动几多乡愁。其实在秦时,有一个大家族的故事比以上更精彩,更值得民间追寻。就是临洮那时正式的城池的建筑者。故事梗概是,这个家族不服秦的统一和制度,族长带着族人和家丁几百人,到了临洮建城,自得其所,繁衍发展。笔者是在一个关于临洮人口迁徙的史料中看到的,可惜具体这个人物的姓名忘记了。三国人物董卓和貂蝉,上文中已有介绍。董卓的一个府邸就是今天临洮农校的校园占用。董卓的兵器库就在东校场。是的,这个名称民国时就用/叫东校场。在军事将领中,还有宋时的王渊比较厉害,征讨方腊和契丹。近代也有很多英雄将领人物,就不一一回味了。时间回到今天。黄渤是临洮人,在工作对外宣发层面,他是青岛人说青岛话,但生活中他是悄悄回来祭过祖的。黄轩是临洮人。他微博上有一次说在杭州,看到了爷爷在西湖写的楹联。他的爷爷黄文中是民国书法家、楹联大家、同盟会成员。但又有家里人回应网友说黄轩那时候小,记混淆了,黄文中不是他的亲爷爷。万古如长夜。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里,泛起了精彩的浪花。更多人走完一生便是成功便是永在,也留山河尘土中,也留故乡记忆中,也在山村的门前被一遍遍说起或想起。而追寻有过伟业的人物或名人,与其说是为了攀附,不如说是为家乡人的不易感佩,为TA的成功喝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taozx.com/ltxxx/107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