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下乡新风尚农民用钉钉买农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剑平)“通过钉钉上的农资平台购买化肥,一亩地能省80元,且保证质量,免费送货到家。”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孙家村村民孙春胜近日在田间打开手机下单购买农资说。以往买化肥,孙春胜要和同村人拼车,路上来回一个多小时,费时费力。从年9月份开始,临洮县10多万农户和他一样,开始享受钉钉农资平台服务的优惠和高效。图一、二:甘肃省临洮县惠民农资直供线上流程。(雪飞供图)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治理、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钉钉日前也宣布,将拿出1亿元补贴普惠个县区,建设00座乡村振兴数字化基建。“中国的数字化水平走在世界前沿,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不过在三四线城市、县域农村总体上还存在‘数字鸿沟’。”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社会变化之一是深入发展的数字化,从百姓生活、经济发展领域向乡村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领域延伸。截至目前,临洮县已有18.2万名群众像孙春胜一样,享受到线上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共订购农资.54吨,为97个小区户供应各类平价蔬菜公斤,近10万农户解决了近10亿元的授信资金。临洮县委书记石琳说,他们真实感受到农村数字化和互联网平台,带给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实惠。湖北省巴东县地广人稀,距离县城最远的金果坪乡村民到县城的往返路费是元,耗时12个小时。巴东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牟来举说,该县把乡村最为频繁的户口审批业务优先搬上钉钉,群众的相关手续审批只需用钉钉提交,审批后办好的材料就会通过邮寄直接送到手中。“过去两年,数字化技术下乡和钉钉审批,给企业和老百姓直接节约经济成本万元左右。户口业务数字化审批只是巴东惠民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县的移动端办公平均审批时间在30分钟左右。”牟来举说。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基于钉钉的数字乡村方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就地化解”。临浦镇镇长丁裕介绍,村里大事小事“Ding”一下,信息必达,群众满意率上升2.4%,安全知晓率36.9%,平安活动参与率32.2%。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taozx.com/ltxxx/160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