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美临夏
传承红色基因
——西街小学六年级学生研学旅行侧记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发现不一样的色彩。
年5月17日,天高云淡,清风袭人,带着满怀的喜悦,藏不住的笑容写满六年级名学生的脸上,今天他们将赴临夏研学旅行。
安全重于泰山
生命至高无上
LOVE
研学旅行开营仪式在张彦霞副校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
仪式上赵明芹校长深情致辞:安全重于泰山,生命至高无上,希望我们今天参加研学旅行的孩子严格遵守纪律,跟好队伍,服从带队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安排,我们快乐出发,安全回来!
赵校长授研学旅行营旗和小队旗
带着快乐与期待出发了
探秘历史文化
回望千年珍藏
古动物化石王国,我们来啦!
这里千万年前,曾是一片动物的天堂,今天,埋藏在这片广袤大地的众多化石珍品无声地叙述者过去的故事。
好奇观察记录
古动物化石研究提供了不同时空、不同生物圈演化的例证,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古颈鹿、三趾马、大唇犀??????了解了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临夏盆地,在"世界屋脊"隆起前后经历了重大气候变化,在距今万年至万年的中新世纪,青藏高原还完全没有抬升,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进入北部的临夏盆地,带来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水草丰沛,河流交错,以铲齿象为例,状如铲子般的一对硕大前齿可以切断并铲起水中植物,得以生存栖息。
然而,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环境逐渐演变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再到早更新世气候寒冷干燥,铲齿象灭绝。孩子们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来认识自然,认清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并且认识到这些规律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欣赏建筑艺术
学习手工制作
孩子们通过欣赏古典建筑艺术、参观民俗手工制作,了解到了“八坊十三巷”名字的由来。这里是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师生共享午餐
旅程欢乐小憩
重温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在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导视片、专题片等,了解到了胡廷珍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和可歌可泣的传奇革命经历。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体味历史发展
感受艺术魅力
临夏州彩陶博物馆,收集了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四大彩陶类型,代表中国彩陶的最高艺术成就。这让来自彩陶之乡——马家窑小镇的孩子们倍感自豪,孩子们通过参观展品,增加了历史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甘肃的历史文化,增强了传承彩陶艺术的决心。
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如果天地变成我们孩子的课堂,把社会当成我们的学校,大自然将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旅程中,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亲近了大自然,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团队精神,研学旅行——行走的别样课堂!
研学旅行
见过世面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你只有见过世面,才能适应各种生存环境,有能力在未来的生活里遇事不惊,泰然自若;
孩子,你只有见过世面,你的眼里才会拥有更广袤的世界,带着包容与好奇之心走得更远;
孩子,你只有见过世面,才会领略更多的人生百态,才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本就不同;
终有一天,你将背起行囊渐行渐远,只愿远去那背影,宽容、自信、坚强而独立!
西街小学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