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连儿湾乡撂荒地整治见成效,苦荞

盛夏时节,位于临洮县城东部的连儿湾乡正值农作物生长的繁茂期,党参、黄芪、马铃薯、高原夏菜等正如夏天一般热烈地生长着,一眼望去,整个连儿湾乡田连阡陌、万顷碧波,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

走进连儿湾乡东升村塔窑湾社,由东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撂荒地整治耕种的余亩荞麦映入眼帘,枝繁叶茂、长势喜人。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林介绍到:“今年我村共排摸出了余亩撂荒地,我们全部将土地流转到了村集体,其中50亩种植了万寿菊,其余的余亩全部种植了成本低、生长周期短的荞麦。种子、肥料等都是由村集体统一购买的,目前荞麦长势很好,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可为村集体增收将近5万元。”

近两年来,连儿湾乡坚持把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共排摸撂荒耕地.18亩,其中.74亩由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经整治后全部用于小麦、马铃薯、荞麦、万寿菊等农作物的种植,种植收益除去成本后全部归村集体所有,这不但有效解决了耕地撂荒、无人耕种的现状,也及时破解了各村村集体增收难、增收慢的难题。

“荞麦喜低温、耐寒耐贫瘠,且全程可用机械操作,能真正实现机耕、机播、机收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成本低,并且荞麦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种植前景好,对于村集体来说,利用撂荒地耕种荞麦是很不错的选择”。连儿湾乡农技站工作人员介绍道。

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连儿湾乡充分利用当地高寒高海拔区的地理自然优势,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撂荒地整治,大力实验示范推广旱田杂粮(荞麦)产业的发展,依托撂荒地整治建成千亩荞麦种植示范基地1个,今年共种植荞麦余亩,其中王西湾、花儿岔、东升、大湾等村利用已整治的撂荒地种植苦荞余亩,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12万余元。

下一步,连儿湾乡将充分发挥农技、农机、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开展相关的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等服务,促进全乡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机械化、融合化等方向全面发展,深度解决农作物倒茬、休耕复耕、土地撂荒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民发家致富增驱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taozx.com/ltxtq/17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