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载赖坚持,为父较真,亦为陇联文脉较真,是大医者,是女豪杰;
一生犹奋勉,于心无愧,更于后辈子孙无愧,有慈母型,有君子风。
——楹联学者王家安
惊闻噩耗,陇右临洮籍民国才子黄文中先生之女、甘肃省楹联学会顾问黄国梅女士于5月18日下午三时许在甘肃张掖离世,享年八十三岁。
先生一生为恢复父亲黄文中先生楹联坚持恢复正名数十载,终使黄文中西湖题联至今仍刻挂十五副,为陇人无比增色。
黄文中与妻子王庄容及女儿黄国梅合影(年摄于临洮辛甸镇)年黄文中先生夫人王庄容生下一女孩,这对年近知天命的黄文中来说,确实是大大的喜事。高兴地取小名金梅(金城一枝梅)。后取学名黄国梅。合影正坐为黄文中和妻子王庄容,
前排是女儿黄国梅,儿子黄国正(抱)
后排为王庄客之九叔王三章,女儿黄国莲,
年秋摄于兰州。
(黄作格提供)
长相思思念父亲大人
年11月19日
黄国梅
夜深深、地沉沉,明月清风不见人、春意漫山村。风阵阵,雨淋淋。父亲仙乡何处寻?洮河连长城。
梦见爸爸
昨夜梦中见爸爸。叫我年年记者他。清明扫墓挑担土。中元祭祖送杯茶。
坟南少植牵藤刺,墓北多栽野菊花。语罢惊醒原是梦,秋风平平助吁嗟。
一副名联的坎坷历程
黄国梅
黄国梅阿姨的朋友圈封面就是牵绊她一生的父亲黄文中先生所作“西湖天下景”和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杭州西湖中山公园景亭上有一副匾联,匾为:“西湖天下景”,联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有人说这是李清照的“叠字格”,但比其他同类作品更为奇妙;有人说用的是诗律中的“连珠对”,既可顺读,又可倒读;还有的说这叫“踩花格”,读时如脚踩花步,循环反复,可读成“水处明,山处秀,水山处处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时时好奇。”上联从空间落墨,写西湖常景,水秀山明,无处不美;下联从时间着笔,评西湖变化,晴好雨奇,无时不佳。
这副匾联是我的父亲黄文中于年(民国二十三年)所撰并书。
黄文中,字中天(年—年),甘肃临洮人,老同盟会员,早年留学日本,因翻译《日本民权发达史》一书,孙中山曾亲笔题赠条幅:“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曾任过四任县长,后因对时局不满,隐居西湖俞楼,借诗抒忧国之情,发报国之志。在西湖居住的3年多时间里,撰写了《黄文中西湖楹帖集》一书,在上海出版。原西湖各景亭上留有他的很多遗墨,目前收集到的就有17副,有4副现在还挂在西湖景亭上,“西湖天下景”是其中的一副。但这副匾联,由于“文革”中被毁,恢复过程却经历了一波三折。
第一次波折是:年,杭州中山公园景亭上恢复的这副匾联中,落款抹去了“黄文中并书”,改为“任政书”,这显然是不对的。
年,我省政协委员裴慎之在杭州看到这一匾联后,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陇花香在西湖边》一文,指出西湖天下景亭上的匾联作者应为黄文中。我看到这篇文章后,与杭州园林局联系,寄出匾联原始照片,要求恢复匾联的真正面目,并于年持甘肃省政协及民革的介绍信与丈夫前去杭州联系,提供了我父亲有关这副匾联的资料。当时杭州园林局的答复是:确认这副匾联的作者是黄文中,更改后制作悬挂,但这事一搁就是两年多。
第二次波折是:年,杭州朝晖中学的陈惠翔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黄文中》,在《杭州日文报》上发表了《黄文中与西湖楹联》,在《园林与名胜》杂志上发表了《何时名联复旧观》,王纪刚发表了《我怎不摇头叹息》,这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杭州园林局于年11月重新制作了匾联,按原版制作,落款为“民国二十三年陇右黄文中”,但因字迹太小,放大后不清晰,任重书,落款补上了“黄文中撰”。虽说有所更正,但还不是原匾联的真正原貌。
第三次波折是:近年来,省人大原副主任流萤先生不辞辛劳,查找有关文史资料,翻阅我父亲的尚存遗墨,在他的《塔影河声》一书中对我父亲的为人、品德、学识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作了全面翔实的介绍,并将这副名联翻刻于兰州碑林。临洮县为编写县志,找到了我父亲当年在杭州书写的匾联手迹。
今年4月,我将我父亲的手迹寄给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要求恢复西湖天下景亭匾联的历史面目,习近平批转杭州园林局后,今年6月,匾联才按原版重新制作,悬挂在了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亭上。经历了32年的坎坷历程,西湖天下景名联终于恢复了原貌。
写于年深切哀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